|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曾进浩,胡霞,潘华锋,等.从“肾精”及“肾浊”探析肾虚证的本质及治疗方法[J].环球中医药,2013,6(06):433-0.
点击复制

从“肾精”及“肾浊”探析肾虚证的本质及治疗方法()
     
分享到:

《环球中医药》[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6卷
期数:
2013年06期
页码:
433-0
栏目:
争鸣
出版日期:
2013-06-0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曾进浩;胡霞;潘华锋;刘友章;
Author(s):
-
关键词:
肾虚证肾精肾浊用药
Keywords:
-
分类号:
R2565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肾精是肾脏之根本,乃肾气、肾阴、肾阳之源,肾浊是肾脏虚弱的病理产物,可进一步加重肾虚证,肾虚证之本在于肾精亏虚,标证在于肾浊内生。因此,治疗时不仅要填精补肾,更要重视敛精固肾之法,且不忘泻浊益肾之法。另外,本文也探讨了肾虚证的用药特点。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石冠卿,武明钦,冯明清,等.黄帝内经素问选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91.
[2]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95.
[3]明·张介宾.类经图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39.
[4]闫志安.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3):15.
[5]乔文彪,邢玉瑞.肾的精气阴阳辨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0):15.
[6]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24.
[7]周恩超.涩精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J].吉林中医药,2008,28(11):784.
[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55.
[9]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6.
[10]宋盛青.张锡纯运用山茱萸经验浅析[J].吉林中医药,2006,26(8):5.
[11]邓玉平,张胜.“肾浊”与阿尔茨海默病辨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87.
[12]清·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
[13]刘益臻,游世晶,阮时宝.论泽泻的补阴与损阴[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5):5.
[14]明·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22.
[15]禹建春,赵娟.泽兰临床应用一得[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7):38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单位: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曾进浩(博士研究生)、刘友章],基础医学院[胡霞(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院(潘华锋)
作者简介:曾进浩(1989- ),2011级硕博连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内科疑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Email: zengjinhao0018@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