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韦衮政,潘承政.皮肤红斑、咳嗽、咳痰、咯血、腰痛病案1例[J].环球中医药,2013,6(12):920-0.
点击复制

皮肤红斑、咳嗽、咳痰、咯血、腰痛病案1例()
     
分享到:

《环球中医药》[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6卷
期数:
2013年12期
页码:
920-0
栏目:
中医病案析评
出版日期:
2013-12-0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韦衮政;潘承政;
Author(s):
-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曲霉菌感染咯血
Keywords:
-
分类号:
R2565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青年发病者,多有湿热体质,其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导致免疫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会引起肺曲霉菌的继发感染,常发生骨质疏松的并发症。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多耗伤阴气,湿热壅盛并阴虚阳亢者,易致痰热郁肺。肺曲霉菌有湿热的特性,常导致痰瘀的病变。其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咯血,西医治疗应用抗真菌药为主,中医治则以清热、化痰、利湿为关键。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肺曲霉菌感染并发骨质疏松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好。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8):508513.
[2]周新.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521753.
[3]吴若琪. 红斑狼疮患者的骨骼变“脆弱”[N]. 中国医药报,20130806(005).
[4]杨林,陶天遵,刘枫晨,等. 地塞米松对成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8):493497.
[5]张明英,关彤.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调查报告[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4):454457.
[6]惠乃玲,李振彬,杨静. 从“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J]. 河北中医,2008,30(12):12761277.
[7]朱月玲,谢冠群,范永升,等. 探析红斑狼疮使用GCS不同阶段的辨证施治[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7):934935.
[8]胡加旺,余文蔚,李奕萍,等.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诊断[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6):260262.
[9]曾惠清,蔡雪莹,陈波,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58260.
[10]谷魁菊. 几种常见中草药的抗菌、防霉效果[J]. 养殖技术顾问,2012,(4):234.
[11]张广文,蓝文键,苏镜娱,等.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Ⅱ)[J]. 中草药,2002,33(3):210212.
[12]宋晗,董佩晶,童中胜,等. 单味中药和有效部位的抗真菌作用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1):4951.
[13]刘衡川,李灶平,张朝武,等. 一种中药复配消毒剂的研制及其消毒效果与毒性的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1):2629.
[14]孙红祥. 一些中药及其挥发性成分抗霉菌活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2):99102.
[15]谢小梅,许杨,付颖媛.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外抗曲霉菌活性[J].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6):8992.
[16]龙凯,谢小梅,方建茹,等. 肉桂醛、柠檬醛对烟曲霉色素及关键基因alb1 mRNA表达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54154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李光宇.王萍中医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4,7(07):552.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项目
作者单位:100051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妇科(张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樊永平)
作者简介:张庆(1969- ),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Email: yongpingf@hotmail.com
通讯作者:樊永平(1965-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Email:yongpingf@hotmail.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