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姜元安 张清苓.论病“发于阳”和“发于阴”之辨证意义[J].环球中医药,2014,7(06):445-0.
点击复制

论病“发于阳”和“发于阴”之辨证意义()
     
分享到:

《环球中医药》[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7卷
期数:
2014年06期
页码:
445-0
栏目:
学术论坛
出版日期:
2014-06-0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姜元安 张清苓
Author(s):
-
关键词:
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辨证意义
Keywords:
-
分类号:
R222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清·吴谦.医宗金鉴·伤寒论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
[2]清·张路玉.张璐医学全书·伤寒缵论·卷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59.
[3]清·张隐庵.张志聪医学全书·伤寒论集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28.
[4]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
[5]清·徐大椿.徐大椿医学全集·医学源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3.
[6]姜元安,张清苓,李致重.伤寒病与六经辨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58.
[7]姜元安,张清苓,李致重.论中医辨证方法及辨证论治体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59.
[8]熊曼琪.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2.(收稿日期:2014010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马继征,白宇宁,刘震,等.张仲景辨治腹痛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4,7(05):350.
[2]褚松龄.巧用经方治坏病:临床误治救误典型病案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7(05):362.
[3]姜元安,张清苓.《伤寒论》“六经”之名实[J].环球中医药,2012,5(12):932.
[4]王昀 赵进喜.《伤寒论》“半表半里”质疑与后世传承临床意义[J].环球中医药,2014,7(07):560.
[5]耿建国.《伤寒论》实践教学的尝试与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4,7(08):624.
[6]王昀 赵进喜.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J].环球中医药,2014,7(09):734.
[7]张静,卫文婷,张纾难,等.《伤寒论》清法诸方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5,8(04):482.[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4.032]
[8]刘妙,周雨玫,李宇航.略论《伤寒论》利水四法[J].环球中医药,2015,8(05):575.[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5.016]
[9]王明炯,王文华.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非表里同治[J].环球中医药,2016,9(03):347.[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3.030]
[10]石杨 常婧舒.李秋贵运用半夏泻心汤临床经验总结[J].环球中医药,2016,9(07):822.[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7.015]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姜元安);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张清苓)
作者简介:姜元安(1962- ),硕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与体系之理论及临床运用。Email:yajiang@cuhk.edu.hk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