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郭春霞,张启明,高艳,等.寒的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J].环球中医药,2016,9(06):728-730.[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26]
点击复制

寒的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
     
分享到:

《环球中医药》[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9卷
期数:
2016年06期
页码:
728-730
栏目:
学术论坛
出版日期:
2016-06-0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郭春霞张启明高艳王义国牟梓君白玉莹龙捷
712046 咸阳,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系[郭春霞(硕士研究生)、高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启明、王义国、牟梓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白玉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龙捷)
Author(s):
-
关键词:
病性要素 特异性 症状的临床特征
Keywords:
-
分类号:
R241
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2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基于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本文提取了能且仅能用寒直接解释其发生机理的症状临床特征,包括(周身、头、胸、腹、腰、阴器、汗、口鼻气、精)冷,(躯体)蜷缩,(少腹、阴器)拘急,(头冷痛、胸冷痛、腹冷痛、躯体蜷缩、少腹拘急)得温缓解,喜热饮,五更(泻),夜(尿频)。认为证候要素的确认依据是其具有其他证候要素不具有的症状临床特征; 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紧密关系的理论依据; 温煦机体是阳气的特有功能; 寒是病性要素而非证候本身。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44-208.
[2] 于东林,张启明,张磊,等.中医病机的内涵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6):537-538.
[3] 于东林,张磊,王义国,等.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临床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24-1625.
[4] 程绍恩,夏恩洪.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664.
[5]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1-211.
[6]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8-286.
[7] 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0-188.
[8] 王忆勤.中医诊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3-135.
[9]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7-140.
[10] 《中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34-661.
[11]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138.
[12]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6-165.
[13] 张志斌,王永炎.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4.
[14] 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208.
[15] 张启明,田欣.定义两个能使中医理论定量化的重要概念[J].中国中医基础理论杂志,1999,增刊(中):14.
[16] 潘远根.阴阳的能量特性解读[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6):3-7.
[17] 王永炎,张启明,张志斌.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5010-004);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5B07);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九批自主选题(Z0408)
作者简介: 郭春霞(1974- ),女,2013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规律研究。E-mail:gcxlaw@163.com
通讯作者:张启明(1964-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理论的定量和实证研究。E-mail:zhang_917@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