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秀艳 杨晓颖.符思教授运用中药治疗Hp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6,9(11):1339-1341.[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1.014]
点击复制

符思教授运用中药治疗Hp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
     
分享到:

《环球中医药》[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9卷
期数:
2016年11期
页码:
1339-1341
栏目:
名医心鉴
出版日期:
2016-11-0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李秀艳 杨晓颖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Author(s):
-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药疗法 符思
Keywords:
-
分类号:
R573.3
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6.11.01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本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感受湿热毒邪、侵淫日久、胃络瘀滞、壅积化热、热灼胃络而发病。湿热毒邪是致病病因,胃络瘀滞是病机,湿滞、寒凝、气滞、血瘀是病理结果。因此在治疗上清热解毒,辛香通络是基本大法。研究表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同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邹尤宝,陈哲,潘海波,等.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关系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1:15-17.
[2] 郑昱,谢建群,李萍,等.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10-1211.
[3] 张闽光,朱国曙.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7-8.
[4] 黎卫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J].医学信息,2011,9:4691-4692.
[5] 邱世犹,陈文力.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方案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1):50-51.
[6] 杨丽华,李惠义.Hp感染性胃炎的中药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2000,16(4):54-55.
[7] 胡品津,胡伏莲.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幽门螺旋杆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1):698-699.
[8] 于凌琪.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218-219.
[9] 魏守建.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7例[J].江苏中医,1997,18(12):16-17.
[10] 潘勇中.中医治疗30例糜烂性胃炎[J].贵州医药,2000,24(3):165.
[11] 罗云玲.疣状胃炎临证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1):37.
[12] 李鸣宇,朱彩莲,刘正.40种中药浸液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21(8):33-35.
[13] 占新辉,王微,符思,等.符思教授运用辛香通络法治疗功能性腹胀临床经验[J].河北中医,2015,37(1):5-6.
[14] 逄冰,刘文科,周强,等.芳香药物效用探析[J].中医杂志,2013,54(18):1616-161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 李秀艳(1974- ),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脾胃病。E-mail:lixiuyan@2013foxmail.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