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刘佳羽 陈震霖 李绍林.肺为娇脏研究评析[J].环球中医药,2015,8(07):817-818.[doi: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7.015 ]
点击复制

肺为娇脏研究评析()
     
分享到:

《环球中医药》[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8卷
期数:
2015年07期
页码:
817-818
栏目:
学术论坛
出版日期:
2015-07-06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刘佳羽 陈震霖 李绍林
712046 咸阳,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刘佳羽(硕士研究生)、陈震霖、李绍林]
Author(s):
-
关键词:
肺藏象 娇脏 中医理论
Keywords:
-
分类号:
R223.1+1
DOI: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7.01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肺为娇脏”是中医在认识肺脏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对其生理病理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众医家的主要观点,认为“肺为娇脏”解释成“清虚娇嫩,易损难耐”较为简洁明了。这对肺系疾病及肺系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吕维柏, 林平青.中医理论概说[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15-30. [br/] [2] 靳宇智.基于近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类教材的五脏学说建构史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br/] [3]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 北京中医学院, 1982: 115-158. [br/] [4] 宋·张锐.鸡峰普济方[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6. [br/] [5] 秦玉龙.“肺为娇脏”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 1999, 34(6): 255-256. [br/] [6] 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88. [br/] [7] 李贺明, 张立华, 高学功.“肺为娇脏”浅见——与苏志峨同志商榷[J].时珍国医国药, 2001, 12(8): 728-729. [br/] [8] 苏志峨.浅析“肺为娇脏”[J].时珍国医国药, 2001, 12(2): 180-181. [br/] [9] 陈明明, 矫承媛, 陈以国.论肺为强脏[J].辽宁中医杂志, 2005, 32(5): 404. [br/] [10] 丁雨, 张俊川, 董尚朴.汉前中国古代解剖学对于肺脏之认识[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1): 244. [br/] [11]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64. [br/] [12]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8: 267. [br/] [13] 王烈.论小儿肺[C]//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2009: 14. [br/] [14] 王稷.《黄帝内经》肺藏象理论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 [br/] [15]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294. [br/] [16] 清·江笔花.笔花医镜[M].上海: 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 50. [br/] [17]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6卷[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116-118. [br/] [18] 张星平, 陈强, 刘敬标.“从肺为娇脏”谈五脏的非均衡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6): 827-829. [br/] [19]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M]. 刘洋,校注.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6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刘佳羽(1990- ),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及多学科研究。E-mail: liujia20082059@sina.com 通讯作者:李绍林(1985- ),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经典医籍的整理与应用研究。E-mail: shaolin_happy@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